按照規(guī)定,客車、轎車等封閉車身的車輛將車身砸碎,貨車等梁式結(jié)構(gòu)的車輛將底盤大梁切除,不能修復,以防報廢車輛再次出售。解體時,應對車輛的轉(zhuǎn)向器、發(fā)動機、變速箱、車架橫梁和前后橋;汽車“五大總成”進行破壞性風切割處理,報廢和拆卸保存電子文件;塑料、橡膠、廢鋼等有用的零件被回收,其中廢鋼、廢鐵經(jīng)破壞性處理后直接送往鋼廠處理。
目前,車輛報廢后,號牌號碼由車輛管理所收回,機動車所有人購買新車后,需要另外選擇新的號牌號碼。但實踐中,有的車輛所有人由于個人喜好、使用方便等原因,希望繼續(xù)使用原來的號牌號碼。為了滿足這些群眾的需求,公安部交管局規(guī)定,原機動車報廢6個月內(nèi),機動車所有人購買新車辦理注冊登記時,可以申請繼續(xù)使用原號牌號碼,也可以重新選擇新的號牌號碼。
報廢車拆解預處理 a) 拆除蓄電池,拆除液化氣罐; b) 直接引爆安全氣囊或者拆除安全氣囊組件后引爆; c) 在室內(nèi)拆解預處理平臺使用工具和容器排空和收集車內(nèi)的廢液; d) 用設(shè)備回收汽車空調(diào)制冷劑。
汽車發(fā)生大型事故的情況,這種情況而言,哪怕對汽車進行大面積的修復工作后,汽車的本身仍會有很大的安全隱患,就比如駕駛員對汽車的操控靈敏度、制動能力或者車身的穩(wěn)定性能等,這一些問題都有可能危及駕駛員的生命安全,所以一般經(jīng)過大型事故的車輛按照標準流程都會引導報廢而不會對車輛重新進行修理工作。
我國的車輛報廢程序比較復雜,而且不同的地區(qū)所需要辦理的程序都不一樣。去報廢車輛不僅需要各樣的手續(xù),耽誤很長時間,有的時候車輛所需要的都已經(jīng)找不到,根本沒有辦法按照正軌的流程進行報廢。這個時候耽誤事不說,而且很多時候花費了時間也辦不成事。雖然說,汽車到規(guī)定的時間按照正軌的流程報廢可以有補償,不過這些補償非常少。如果車主耽誤這么長時間就得到一點補償之外,他們寧愿把車輛停到荒野里,這樣的話會更加簡單。很多車主都是家里面的頂梁柱,很多有很多事情要處理,空余出來的時間有限。很多車主都不愿意請假去處理這些事情。此外,很多 車主開車的時候都會有不小心的情況。 如果車輛報廢的話,把這些信息全部處理掉,很多車主認為已經(jīng)是一輛報廢車輛了,如果因為這再罰款有一些不值得。很多車主這個時候就就會選擇直接把車輛丟棄掉,也不愿意正規(guī)報廢。還有一些朋友,他們想到“更好”的法,直接把車輛當成廢鐵給處理掉,這樣的話既省事,也能得到一筆收入。其實這些方法都是不可取的。大家把車輛隨丟棄,這樣不僅不美觀,而且也增加其他人的工作量。
報廢汽車的話,還會涉及到類似垃圾分類的“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問題。國外又是怎么處理報廢車的呢?在美國,報廢汽車作為一種重要的材料資源,具有較高的殘值,能夠完全按照市場化運作方式進行回收利用。經(jīng)過多年摸索,特別是采用了的回收技術(shù)和設(shè)備后,美國已能把每輛汽車80%的零部件進行回收并重新利用。日本國內(nèi)汽車報廢速度很快,一般乘用車平均報廢年限為10年。每年報廢車輛約550萬輛,與新車銷售量基本持平。在2005年之前,由于缺乏相關(guān)可行的法律,日本每年有十幾萬輛舊車被非法丟棄。鑒于此,2005年日本頒布了《汽車循環(huán)法案》。該法案規(guī)定,日本消費者要在購買新車時繳納回收再利用費,并要求在用車輛在法律實施后3年內(nèi)繳納回收再利用費。其實,在國外,很多值得有歷紀念的車都去重整翻新之后,開進了汽車博物館,這種富有夢幻和藝術(shù)性的“報廢”真的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