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恐龍蛋原始結(jié)構(gòu)在地層中保存的完好程度來看,一般分為兩類:一類是恐龍蛋殼化石;一類是完整的恐龍蛋化石。在完整的恐龍蛋化石中,有相當一部分含有胚胎。恐龍蛋化石可呈窩狀產(chǎn)出,排列有序。例如:在中國河南省西峽地區(qū),每窩恐龍蛋化石一般有幾個至30幾個,甚至更多,已發(fā)現(xiàn)一窩恐龍蛋化石多達79個。在一塊50厘米見方的石盤上,嵌有一個恐龍骨骼化石和3個恐龍蛋化石,實屬舉世之珍寶。恐龍蛋化石一般可呈黑、黃、青、灰、褐、紅等不同的顏色。其形狀扁圓如膽,俗稱“石膽”,看上去像倒扣的龜蓋。它的表面有一層指甲厚、略帶線紋的光潔皮殼,敲一塊皮殼拿至鼻前可聞到一股淡淡的魚腥氣味。中國河南省西峽地區(qū),恐龍蛋化石的大直徑為18厘米,小直徑為3厘米。
小恐龍和小鳥一樣,會本能地待在巢里,無論它們的父母發(fā)生什么事都不離開。有些恐龍的巢互相靠得很近,因此推測恐龍可能有群居習慣。令人驚訝的是,恐龍蛋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大。如果恐龍蛋大小和恐龍體型成正比的話,那么蛋殼將會厚得讓小恐龍無法孵化;而且也不可能讓足夠的氧氣進入蛋內(nèi),供給小恐龍呼吸。
恐龍在6500萬年前白堊紀結(jié)束的時候突然全部消失,成為地球生物進化史上的一個謎,這個謎至今仍解。地球過去的生物,均被記錄在化石之中。中生代的地層中,即曾發(fā)現(xiàn)許多恐龍的化石。其中可以見到大量或呈現(xiàn)各式各樣形狀的骨骼。但是,在緊接著的新生代地層中,卻完全看不到非鳥恐龍的化石,由此推知非鳥恐龍在中生代時一起滅絕了,如今僅存鳥類,大多數(shù)科學家都認可“鳥類屬于恐龍”的說法。
在古生物滅絕時留下的除了留下化石的骨骼外,未被破壞的蛋化石,成了考古學家研究這古老生命的重要資料,也是現(xiàn)代人類對探索過去歷史的重要途徑之一。橢圓的化石包裹的神秘的生命和文化。生物蛋化石是歷經(jīng)上千年、上億年滄海桑田演變的,是生物和人類進化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科學標本,是世界上珍貴的科學和文化遺產(chǎn)。生物蛋化石對于探索遠古生物的繁殖行為、蛋殼的起源和演變,復(fù)原遠古時代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對于研究遠古生物的出現(xiàn)、繁盛和絕滅;對于劃分和對比白堊紀地層以及確定地層的地質(zhì)年代;對于研究古氣候、古地理和古生物的變遷,提供找礦啟示等,都是的珍貴實物資料。
南陽是中國發(fā)現(xiàn)恐龍蛋化石早的地區(qū)之一。早在本世紀二十年代,這一帶就發(fā)現(xiàn)一些奇怪的石頭,當?shù)剞r(nóng)民把這些石頭叫做“石膽”“石蛋”、“石丸”“石球”等。南陽恐龍蛋化石群分布面積!大,埋藏集中,目前已發(fā)現(xiàn)的即達數(shù)千枚,估計全部埋藏量不下數(shù)萬枚,豐富程度舉世,其中小的如雞蛋,大的如飯碗,以扁圓形居多,另外也有形如橄欖球的。這些恐龍蛋化石保存也非常好,基本未遭后期擾亂和破壞,除少量蛋殼受巖層擠壓表面略有凹陷外,大部分完整如初,實為世界上。
恐龍蛋化石是非常珍貴的古生物化石?恐龍蛋化石單個高成交價是128萬美元,2002年在英國倫敦一場拍賣會上一枚圓形恐龍蛋化石18萬美元起拍,經(jīng)過9次競價,終以128萬美元的價格落錘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