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地山東品牌美騰規(guī)格45KW/55KW
膨化營養(yǎng)粉加工設備的工藝流程是將各類原料通過一系列處理轉化為具有蓬松結構、易吸收的營養(yǎng)粉末,其核心在于利用膨化技術改變原料物理結構并保留營養(yǎng)成分。以下是詳細的工藝流程及對應設備解析:

原料預處理階段原料篩選與清洗目的:去除原料中的雜質(如石子、金屬碎屑)和表面污染物。設備:振動篩、滾筒篩、氣泡清洗機。工藝要點:谷物類(如玉米、大米)需過篩去除碎粒,豆類需剔除霉變顆粒。蔬菜類原料(如胡蘿卜、菠菜)需清洗后瀝干,避免微生物污染。

原料破碎與預粉碎
目的:將原料破碎至適合后續(xù)加工的粒度,提高后續(xù)混合均勻度。
設備:錘式破碎機、輥式破碎機。
工藝要點:
谷物類原料粉碎至 40-60 目,豆類粉碎至 60-80 目,便于后續(xù)膨化。
含纖維較高的原料(如燕麥)可適度粗粉碎,避免過度破壞膳食纖維結構。

擠壓膨化
目的:通過高溫高壓使原料膨脹,形成多孔結構,提升消化率和口感。
設備:雙螺桿擠壓膨化機(主流)、單螺桿膨化機。
工藝參數(shù):
螺桿轉速:150-300rpm,轉速越高剪切力越大,適合高纖維原料。
膨化溫度:120-180℃(筒體前段)、160-220℃(筒體后段),高溫可滅活抗營養(yǎng)因子(如胰蛋白酶抑制劑)。
壓力:3-8MPa,泄壓瞬間原料水分閃蒸,形成膨化結構。

后處理階段 營養(yǎng)強化與功能化處理目的:補充熱敏性成分,提升產品功能。設備:噴霧造粒機、流化床噴涂系統(tǒng)。工藝要點:噴涂維生素、益生菌等成分時,采用低溫(<30℃)流化床,確保活性保留。造粒處理可改善粉末流動性,減少沖調時的結塊(如添加卵磷脂作為抗結劑)。
膨化營養(yǎng)粉的加工流程以 “預處理 - 膨化 - 粉碎 - 后處理” 為核心,設備選擇需根據原料特性(如纖維含量、熱敏性)和產品定位(如普通食品、嬰幼兒食品)調整工藝參數(shù)。關鍵在于通過膨化技術平衡營養(yǎng)保留與產品質構,并通過精細后處理提升功能特性,終實現(xiàn)、安全的工業(yè)化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