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加工方式不同,通常將鈑金加工分為兩類:
非模具加工:通過NCT(數(shù)控沖床),鐳射(激光切割機),數(shù)控折彎機床,鉚釘機等加工工具對鈑金進行加工的工藝方式,一般用于樣品制作,成本較高。
模具加工:通過固定的模具,對鈑金進行加工,一般有下料模,成型模,主要用于批量生產,成本較低。
由鈑金工藝得到的鈑金件大多由金屬薄板和管件制成。由于它具有質量輕、強度和剛度較高,形狀可以任意復雜,材料消耗少,表面光潔等特點,因此在日常生活和工業(yè)生產當中得到廣泛應用,其成品被廣泛應用于用于汽車和卡車(卡車)的車身,飛機機身和機翼,醫(yī)療臺,建筑物(建筑)的屋頂?shù)取y(tǒng)計,鈑金零件占全部金屬制品的90%以上。隨著鈑金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鈑金件的設計變成了產品開發(fā)過程中很重要的一環(huán),工程師熟練掌握鈑金件的設計技巧,使得設計的鈑金既滿足產品的功能和外觀等要求,又能使得沖壓模具制造簡單、成本低。
鈑金在下料及沖孔時會有R角及毛邊的產生。尤其在量產一個階段模具有所磨損之后,毛邊會更為嚴重,甚至會割傷手指頭。因此在出圖制作模具時,就依功能,明確標示出毛邊方向。
鈑金設計經驗總結 :孔間距及散熱孔設計
1、兩個相鄰的孔,孔邊到另一孔邊的短距離,好不得小于料厚的1.5倍,否則母模容易崩裂而使生產線斷線。斷線、修模等都是造成本增加獲利降低的元兇。若情非得已一定要小于料厚的1.5倍,則運用跳格方式。
2、模具制作上以圓孔堅固好制造維修,唯開孔率較低。3、以正方形孔開孔率高,但因是90度角,角邊容易磨損崩塌,造成要修模而停線。而六角形的Honeycomb其大于90度的120度角比正方形孔開孔更堅固但開孔率在邊緣比正方形孔差一點。
鈑金有時也作扳金,一般是將一些金屬薄板通過手工或模具沖壓使其產生塑性變形,形成所希望的形狀和尺寸,并可進一步通過焊接或少量的機械加工形成更復雜的零件,比如家庭中常用的煙囪、鐵桶、油箱油壺、通風管道、漏斗形等,再比如電氣柜、各種設備的外殼、電腦機箱、汽車外殼等,都是鈑金件。
鈑金設備結構設計與生產工藝息息相關,隨著鈑金設備自動化程度的提高,需要我們不斷地了解和接觸新的鈑金知識,為以后設計零件有較好的加工工藝性提供了保障。在滿足產品性能的條件下,使設計出的零件盡可能達到好的加工工藝,在產品質量的同時,為企業(yè)降低加工成本,從而提升企業(yè)在行業(yè)內的競爭力。
鈑金具有如下特點:
①結構輕巧靈活;
②較高的強度和剛度(前提:合理的結構設計);
③導電(能夠用于電磁屏蔽);
④成本相對較低;
⑤大規(guī)模量產性能好。
鈑金件的用途:
①汽車行業(yè)的發(fā)動機蓋;
②車門(鈑金沖壓成形后拼焊);
③設備的外殼、外罩;
④電腦機箱⑤建筑排風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