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甘肅速生法桐樹,法桐樹,速生法桐,海南法桐樹,30公分法桐樹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法桐嫁接親和力就是接穗與砧木經法桐嫁接而能愈合生長的能力。親和力高法桐嫁接成活率也高,反之法桐嫁接成活率低。親和力的強弱與樹木親緣關系的遠近有關。一般規(guī)律是親緣關系越近,親和力越強。所以品種間法桐嫁接易接活,種間次之,不同屬之間又次之,不同科之間則較困難。
砧木、接穗的生活力及樹種的生物學特性 一般來說,砧、穗生長健壯,營養(yǎng)器官發(fā)育充實,體內營養(yǎng)物質豐富,生長旺盛,形成層細胞分裂活躍,法桐嫁接就容易成活。所以砧木要選擇生長健壯、發(fā)育良好的植株,接穗也要從健壯母樹的樹冠外圍選擇發(fā)育充實的枝條。
常綠針葉法桐,高達40米,肋徑達1米,樹姿挺拔。樹皮談灰褐色或談褐灰色,裂成不規(guī)則鱗片或稍厚的塊片脫落。枝條輪生,小枝上有明顯的葉枕,脫落后枝條租糙,小枝著疏生或生短柔毛,或無毛:一年生技談褐黃色、褐黃色或談紅褐色,葉枕有白粉,或白粉不明顯:2-3年生枝灰褐色、褐色或淡褐灰色。冬芽圓錐形,有樹脂,巫部膨大,上部芽鱗的先端微反曲或不反曲,小枝巫部宿存芽鱗的先端稍向外反卷。
葉螺旋狀著生,無柄,主校之葉輻射伸展,側校上面之葉向上伸展,下頑及兩側之葉向上方彎伸,四棱狀針形,長1一2厘米,寬1-1.5毫米,微彎曲,先端微尖或急尖,橫切頑四棱形,四頑有氣孔線,上畫每邊4-8條,下頑每邊4-6條。雌雄同株,雄球花單生葉腋,雌球花著生枝梢。球果下垂,圓柱彤或圓柱狀矩圓形,長8-12厘米,徑2.5-3.5厘米,上端漸窄,成熟前綠色。
法桐中部種鱗倒卵彤,長約2厘米,寬約1.5厘米:苞鱗=角狀匙形,長約5毫米。種子例卵圓形,長約4毫米,連翅長約1.5厘米,種翅族褐色,成熟后種子飛落,種鱗宿存。花期4-5a,球果9一10月成熟。
法桐耐蔭能力較強,在林冠下可忍受光照不足達25年之久。在側光庇陰條件下天然更新良好,在小片火燒跡地和林中空地上天然更新幼樹較多,但在稠密的林冠下更新不良。對氣候要求不嚴,多分4J于年平均4℃一12℃、年降水量400一900毫米、年相對濕度60%以上的高山地帶或高緯度地區(qū)。
園林用途法桐樹形端正,枝葉茂密,葉上有明顯粉白色氣孔線,遠眺如白霧締繞,蒼翠可愛,在園林綠化戶既可孤植,也可片植,或與燴柏、灰松配植,或做草坪襯景。盆栽可作為室內觀賞樹種,多用在莊重肅穆的場合,冬季圣誕節(jié)前后,多放置在飯店、賓館和一些家庭中做圣誕樹裝飾。
法桐種子采集:選擇樹干高大、樹冠圓滿的樹作為采種母樹,9月下旬當葫果變黃褐色時采收,采集過晚易遭蟲害,故宜適時采種。采種時將果穗剪下,放室內晾干,然后攤在水泥地上用棍棒輕輕敲擊,葫果開裂,法桐種子脫出。
法桐應選擇排水良好、肥沃濕潤的土地作藥用林基地,于春季土壤化凍后即可栽植,采用壟式,壟寬o.7米,壟高20厘米,初植密度每畝1500株。栽植前利用100ppm濃度的朋T3號生根粉溶液處理苗木根系5分鐘。栽植后要加強撫育管理,進行施肥、灌水和松土除草。法桐樹移栽后的管理很重要,但移栽時土壤的孔隙度以及根系大小與枝葉保留量的比例,也能影響法桐移栽成活。